【养猪之道】春季常发病的防控
点击: 网友评论: 时间:2015-03-07 来源:中农牧微信公众号

 

春季气温低下,在通风不佳,密闭的猪场极易发生疾病,最常见的有仔猪腹泻病、肺炎、流感和仔猪水肿病等。
    猪腹泻病是春季多发的常见病,主要症状为拉稀。该病由多种病因引起,只有正确鉴别才能对症治疗,提高疗效。
1、传染性胃肠炎。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的特点是,病猪出现水样腹泻、呕吐和脱水,一旦有猪发病,会在整群中迅速传染。该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和继发感染,常用葡萄糖静脉注射或补液盐内服,
2、轮状病毒病。该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冬春多发,而且只发生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该病的主要病状为仔猪厌食、呕吐、下痢,治疗可立即停止哺乳,内服葡萄糖盐水和复方葡萄糖溶液。
3、仔猪黄白痢。该病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初生仔猪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以排黄色稀粪为特征,少有呕吐,多发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该病的病程较急,发病后一般来不及治疗就死亡。如果发现猪群中有1只仔猪感染,应立即对全群进行预防性治疗。
4、仔猪副伤寒。该病是一种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侵害2~4日龄仔猪,无明显季节性。病猪急性型初期便秘,后下痢,排恶臭血便,腹部、耳下、四肢末端、嘴尖和尾尖等身体远端皮肤呈红色,后期变为青紫色,体温升高。慢性者便秘与下痢交替进行,粪便呈灰色、淡黄或暗绿色,皮肤有湿疹。此病主要还是抗生素针对治疗。
5、猪痢疾。该病是由猪痢疾螺旋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于架子猪,仔猪和成年猪很少发病。该病传播缓慢,流行期长,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可长期危害猪群。病猪排出混有多量黏液及血液的粪便,呈胶冻状。该病用药物治疗效果良好,但停药后易复发,较难根治。
6、猪流感猪流感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呈地方性流行。该病的发病率高,潜伏期为2~7天,病程1周左右。病猪发病初期突然发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常横卧在一起,不愿活动,呼吸困难,激烈咳嗽,眼鼻流出黏液。如果在发病期治疗不及时,则易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等,增加猪的病死率。
预防该病应铺垫和勤换干草,定期用5%的烧碱对猪舍消毒。注意天气变化,遇有降温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易感猪与感染的动物接触。用猪流感佐剂灭活苗对猪连续接种2次,免疫期可达8个月。该病无特殊药物治疗,只能采用对症治疗的药物来减轻病情,同时服用抗生素,以避免继发感染。
7、仔猪水肿病。仔猪水肿病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肠毒血症。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流行较广泛,致死率高达80%以上。该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尤以断奶后5~15天、生长快、膘情好的仔猪发病多。该病主要因断奶后饲料突然改变,引起肠道微生物群变化而导致发病。另外,生活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饲料中单纯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等也都是致病因素。该病发病突然,暴发初期常见不到临床症状病猪就突然死亡。发病稍慢的早期表现为精神沉郁,不食,眼睑、头部、颈部和肛门等部位水肿,有时全身水肿,指压留痕。病初病猪有神经症状,表现为兴奋、转圈、心跳增快、震颤、共济失调、叫声嘶哑,后期发生后肢麻痹。急性病例4~5小时死亡,多数在1~2天内死亡。年龄稍大的猪,病程可延长到5~7天。
1、预防本病主要是加强对断乳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早期补料,以提高消化吸收能力,增强断奶后抗应激、抗过敏的能力等。注意饲料不要突然改变,饲料中的蛋白质不要太高。
2、在仔猪易发水肿病的这段时间内(如仔猪断奶后15天内)进行保健预防。
更多资讯详情请关注:中农牧微信公众号
发表评论:发表内容不得超过250个字,需要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