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临近年关,猪肉需求量增加会抬高猪肉价格,而今年春节前期,猪肉没有延续往年的红火,在东营的一些农贸市场上,前后腿、五花肉价格维持在每公斤10―11元之间。农业部、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白条肉价格已经持续下降18周。
生猪供给整体偏多,猪肉消费疲软,猪价同比大幅下降也让一些养殖户干脆放弃生猪养殖业。广饶县丁庄镇王道村养殖大户王学文干了半辈子生猪养殖,现在他也要准备转行,“从六七月份开始到现在,我已经把手里的2700头生猪全卖出去了。”他说,今年散户养猪利润很低,早点转行是上策。
猪价迟迟不能快速上涨,加之价格波动大、变化快、信息不对称,让很多育肥猪养殖户把不准生猪养殖的“脉象”,观望心理明显,补栏积极性持续低迷,仔猪价格下跌。即便仔猪价格低时,一些养殖户也不敢养,因为怕生猪价格低迷,投入了劳动力不挣钱;仔猪价格高时更不敢养,怕育肥后生猪价格下滑,只有亏本。因此,有的猪养殖户转行,有的一年只养一个批次。
一位从事育肥猪养殖十多年的养殖户反映,他今年春季以7.2元/斤购进57头仔猪,出栏后不算自己的人工费用,赔了1200元。目前他在外打工,表示以后不再养殖育肥猪。
中国经济网数据显示,2014年下半年,散养生猪户每头养殖总成本为1635.67元,与上半年相比增加16.48%。仔猪购进费、精饲料费,加上人工、防疫、环保等成本居高不下,支撑生猪价格上行,但受消费低迷影响,猪价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是什么原因导致猪肉价格体系如此脆弱?除了养殖成本不断增加、居民饮食习惯以及观念发生改变、社会购买力较弱、供求不平衡等因素外,规模化经营成为降低成本、稳定肉价的关键。国外经验表明,当规模化养殖占到市场的80%以上,猪肉价格就会趋于稳定,产业风险也将可控。
在垦利县,生猪养殖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转变的进程愈来愈快。规模养殖户在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引进良种猪、饲养能繁母猪等方面都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自繁自育也省去了仔猪外购环节从而降低成本,因此自繁自育标准化养殖更具有规避市场风险的优势,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有的规模户还引进了优质猪种,打造特色产品,市场接受度高,效益较好。
垦利街道标准化规模养殖厂苟厂长介绍,他养的猪比别人每斤有1-2毛的成本优势,不含自己的人工费,保本价5.70元/斤,今年盈利4万元。业内专家表示,为规避风险,均衡生猪链条各方利益,未来养猪业需向着“龙头企业+基地+养猪场”或“龙头企业+生猪专业合作社+合同养猪场”方向发展,也就是生猪养殖订单化,养猪场与企业资源共享,利益共享,风险共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