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猪主要细菌病的危害及防治研究进展(2)
点击: 网友评论: 时间:2015-03-09 作者:刘思远,刘文青,赵宝华

 2.5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也是造成猪场细菌性疾病发生、扩散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致病菌会由于猪舍的卫生条件差而大量孳生,进而造成其在猪舍内广泛的传播和扩散。例如,未对猪舍内的病猪粪便、尿液进行及时清理,未对被病原菌污染的饲料、水源进行合理处理等,都是造成病原菌孳生的原因。

3猪主要细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3.1优质猪种的选育  在猪细菌病暴发时,某些猪种天生对某种细菌病具有较强的抗性,并且身体较为强健,该猪种通常被称为优质猪种。猪场对优质猪种的选育,是防止细菌病暴发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可采取选育优质猪种并配合多种防控措施的方式,对细菌性疾病进行综合防控。

3.2养殖环境卫生的优化

3.2.1养殖前:避免猪场细菌病暴发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养殖条件的选择。养殖场地理位置应尽量选择在人员稀少、环境和通风良好、空气干燥以及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且猪的饲养密度不宜太大。

3.2.2养殖中:在养殖过程中,应避免猪群与其他动物接触,最好与其他动物分开饲养,防止病原菌在不同动物群体间的扩散。此外,还应做好环境卫生保障工作,防止可携带病原菌的老鼠、蚊蝇、蟑螂等的出现。人进入猪舍时,必须进行全方位消毒,防止人与猪的交叉感染。

3.2.3养殖后:猪舍应常年保持适宜的温度,以提高猪只自身的抵抗力。尤其是在易暴发大规模细菌病的深秋、冬季以及初春,应注意猪舍的保暖。同时,还需在保证猪舍环境温度的前提下,做好通风换气工作,保持猪舍的整洁、干燥和卫生。

3.2.4  消毒:猪舍应及时进行消毒,以切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应及时清理猪舍中的粪便以保持猪舍环境的洁净,并且应对猪舍环境以及猪只本身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定期灭鼠和杀蚊蝇以防止其造成病原菌的扩散和传播。

3.3细菌性疾病的诊断科学的诊断是实现猪细菌性疾病防控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猪细菌性疾病诊断的主要方法包括临床症状观察、病原菌的分离和分子生物学诊断、免疫学诊断等。

3.3.1  临床症状:可根据猪感染病原菌后出现的不同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如仔猪痢疾的临床症状是: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粪便变稀并带有黏液;严重时粪便呈水样,并带有血、黏液及坏死组织碎片,高烧,最后因脱水、衰弱而死亡,持续时间大约为1[16]。沙门菌感染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病猪的体温升高至40-41,粪便恶臭,后躯沾满稀粪,眼角有大量分泌物,个别猪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肤有紫斑[17]

3.3.2病原菌分离:无菌取病死猪的血液、淋巴、肝脏、肺脏、脾脏、大肠及小肠组织、粪便等,经研磨或稀释后,将其涂布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然后对疑似菌落进行革兰染色及镜检,以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在对病原菌进行种属确定的基础上,还可通过血清学试验对其进行血清型的鉴定,从而了解其致病性的强弱。有些细菌具有溶解红细胞的作用,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通过观察其在鲜血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周围是否出现溶血环进行判断[18]

3.3.3分子生物学诊断:除了采用临床症状观察和病原菌分离方法外,还可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诊断。如直接采用PCR法对临床样本中的病原菌特异性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无需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即可确定病猪感染细菌的种类。   

3.3.4免疫学诊断:目前,ELISA法是我国对猪群细菌性疾病进行免疫学诊断的主要技术,即根据不同病原菌特有的抗原或宿主机体针对某些特定抗原产生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以确定感染病原菌的种类。

3.4疫苗的使用  定期注射疫苗可减少猪群细菌性疾病的发生。疫苗可分为无毒疫苗、减毒疫苗以及基因工程疫苗等。例如,,接种无毒性的猪布鲁菌疫苗(353-1菌株)会引起显著的体液免疫应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吖一干扰素显著增加,从而预防猪布鲁菌的感染。减毒的沙门菌载体也可作为疫苗,预防猪的沙门菌感染。该种减毒疫苗筛选简单,接种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但缺点是疫苗的稳定性还不够明确[19]。基因工程疫苗具有专一性及针对性强、见效快等优点。

3.5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猪细菌病的抗菌药物种类主要包括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等。此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对其进行治疗,如甲氧苄氨嘧啶一磺胺甲基异嗯唑联合使用,也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仔猪白痢的治疗可使用8万—16IU的硫酸庆大霉素和24 mgVB1注射液,肌肉或后海穴一次注射,或者喂服,每天2次,连用23 d[18]。仔猪黄痢的治疗可使用0.20.8 g磺胺嘧啶、40160 mg三甲氧苄氨嘧啶和0.5 g活性炭,混匀后分2次喂服,每日2次至痊愈[18]。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仔猪腹泻,可使用利福平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也可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活菌制进行治疗[驯。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腹泻病,可以使用妥曲珠利[20 mg/(kg .BW)Baycox®5%悬浮液]及早进行治疗,也可在母猪分娩前3周接种疫苗,如接种“Enterotoxamlevakzine Dessau Bivalent”疫苗,从而有效地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仔猪的腹泻病还可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如使用40 000 IU的“Aviapen”和“V-Tablopen”青霉素,在第1天、第2天和第4天分别进行口服治疗。

 猪链球菌病可通过内服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还可以使用氨苄青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配合治疗。磺胺二甲嘧啶的剂量为5 mg/(kgBW),分别于第81114天给药;氨苄青霉素剂量为11 mg/(kgBW),于第810 天给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大多通过局部联合用药的方式(普鲁卡因青霉素G、新生霉素、青霉素G和苄星氯唑西林等)进行治疗,还可局部注射单种抗菌药物,如甲氧苄啶/磺胺、头孢噻呋、链霉素和伊维菌素等进行治疗。猪沙门菌的感染治疗可使用金霉素、磺胺二甲嘧啶等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用三联疗法治疗:铝酸铋5.7 mg/(kg a BW)、甲硝唑4.4 mg/(kgBW)、阿莫西林6.8 mg/(kg a BW),拌人饲料中,每天饲喂4 次。此外,还可以使用碱式水杨酸铋、红霉素、呋喃妥因和四环素等药物。

3.6  其他防治方法  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微生态制剂,可提高猪群对条件性致病菌的免疫力,如添加益生菌、合生元等。在猪饲料中加入锌、干燥的粉末血浆蛋白以及酸化的膳食都可以减少猪群腹泻病的发生[21]o此外,给仔猪饲喂hlz转基因山羊奶,即含有溶菌酶的转基因山羊奶,可使猪回肠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8表达量显著降低,且回肠肠绒毛显著增长,隐窝变深,黏膜固有层变薄,从而抑制了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定植与扩散[21]

3.7病死猪的处理病死猪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猪场内暴发严重的细菌性疾病。我国病死猪的处理大多是通过高温煮沸、深埋和焚烧等方法㈤,并且对病死猪所在的猪舍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杀菌,以防疾病的扩散。部分农场将病死猪高温煮沸灭菌后的尸体用作农田肥料,或是采用尸窖处理,利用病死猪的尸体进行发酵,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但将病死猪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操作,避免处理不彻底而引起病原菌在环境中扩散。因此,有必要在猪场设置专门的病死猪处理中心。

4展望

 猪细菌病传播广泛,难以根治,并且常呈季节性发生[23]。此外,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是滥用,使得由耐药菌感染引起的治疗失败病例和死亡率不断上升。目前,我国猪细菌性疾病大多为混合型感染,增加了其治疗难度。因此,应对引起猪发生细菌性疾病的病原菌种类和发病症状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以探索最佳的治疗方案。此外,还需做好猪细菌病的预防工作,科学地接种疫苗,及时清洁猪舍,对猪舍进行消毒,隔离病猪,提高猪群整体免疫力。

 接种疫苗虽可有效地控制猪细菌病的蔓延,但由于目前市售疫苗的免疫期较短,很难实现全群保护。目前国内被认可的疫苗种类也十分有限。大部分正在研究的疫苗虽经过试验证明有效,但并未正式上市。基于这些现状,还需进一步进行疫苗的研究。猪场使用的药物大多是用来治疗已患病的猪,对于潜在病原体却束手无策。潜在致病菌是导致猪场细菌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来杀灭猪体内的潜在致病菌。此外,能有效治疗猪细菌病的药物也比较匮乏,大多为混合抗生素,使用中易出现耐药性。因此,仍需继续研发更有效的药物来防控猪细菌病。

发表评论:发表内容不得超过250个字,需要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分享到: